本所簡介
歷史沿革
「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前身為「音像紀錄研究所」,乃是我國第一也是唯一訓練紀錄片專業人才的碩士教育機構,自1996年創立以來,不僅已為台灣培育出數量可觀的紀錄片工作者,同時,從民主化到政黨輪替、從高度成長到產業外移、從九二一大地震到八八風災,也為台灣的社會變遷留下了重要的紀錄影像,更讓大眾日益認識並理解「紀錄片」作為一個媒體的形式。
惟因所名較長,近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場合上介紹本所時,較難向外界宣傳或快速解釋本所的專業以及發展方向;本所中英文所名亦尚未一致,為建立本所的品牌與方向,明確化人才培育,並與國際接軌,經教育部同意,本所自108學年度將所名變更為「音像紀錄研究所」,組名變更為「紀錄片製作組」與「電影資料館組」,分別授予藝術碩士(MFA)與文學碩士(MA)學位,前者是承繼既有的訓練,但更加重於「紀錄片」的拓邊,尤其是它的多元典範及其實踐,後者則是延續並發揚既有「影像維護保存」的課程特色,以深化紀錄片作為視聽檔案的歷史視野。
近年來,包括了紀錄工具的輕便、影像文本的豐富乃至影展映演的盛行,台灣已然進入一個視覺過度飽和的社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充滿了觀看與被觀看的紀錄影像,但是,眾聲喧嘩的再現未必就代表多元差異的觀點,人手一機的普及也未必象徵著公民社會的實踐,「音像紀錄研究所」作為碩士教育機構,也必須重(從)新思考「紀錄片」作為一個學門的理論與方法。
教育願景
就「紀錄片製作組」的未來,希望培育以「紀實性音像紀錄」作為方法,兼具創作、研究與實踐能力,並擁有國際視野的紀錄片工作者,以期在後全球化的時代中,為台灣提出針砭並保存影像紀錄,在小我的層面開發「紀實性音像紀錄」成為話語(discourse)的多元典範(paradigm)及其可能性,讓紀錄片成為一個新興學門(discipline),在大我的層面則關注「紀實性音像紀錄」之社會責任,讓拍攝紀錄片之行動可成為一種社會實踐(praxis)與改革的力量。
而「電影資料館組」的設立,乃是基於過去所拍攝的紀錄片,正是現在要保存的歷史影像,而現在所拍攝的紀錄片,也將成為未來歷史影像的檔案,換句話說,影像維護之於音像紀錄,實為一體之兩面,而影像維護更是建構歷史視野與批判觀點的重要基礎,因此,本所除將藉此為台灣培育社會急需的影像維護保存人才之外,更將進一步累積並發展「台灣歷史影像資料庫」,期能透過影像的維護、保存、典藏與展示,建立在地化的特色與主體性。
教學資源
<教學設備>
本所設有教室、器材室、剪接室、大放映廳、小放映廳、學生研究室、多功能交誼廳、片庫。
<保存中心>
本校音像藝術學院下設有「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主要任務為修復及保存影片,並典藏有大量珍貴歷史影像文本拍攝原件(底片、母帶),包括了日據時代紀錄片、台影公司新聞專輯、台視公司新聞影片、綠色小組社運影帶,可以作為本所影像維護組之教學資源與實習場所。
<媒體中心>
本校音像藝術學院下設有「音像藝術媒體中心」,不僅設置有相當業界規格的大攝影棚,並配備有足以製作數位、高畫質節目的影音設備,更定期延攬業界師資開設實務性訓練、講座或工作坊,或者承接產學合作案提供師生實作機會,可以因應本所音像紀錄組在提升製作品質上的需求。
<電影書院>
位於台南市的「南門電影書院」,前身為台南放送局、中廣台南台的市定古蹟,2012年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本校經營管理,並進一步規劃作為電影教育機構,強調音像媒介的內涵、市民參與的精神與在地的影像教育等等特色,也是作為本所音像紀錄組與影像維護組的推廣平台。
<烏山頭影展>
本所每年舉辦之「烏山頭影展」,乃是國內第一也是唯一教育性的紀錄片影展,並由師生共同策劃以學習影展操作經驗,除了作為教育成果展示之外,也逐漸朝向主題研討對話的方向發展,包括積極邀請國內、中國、日本與歐美的紀錄片放映,以及相關導演、學者與會分享創作經驗。
<移地教學>
為了讓基礎素養、學科知識與應用技法能夠進一步地整合,本所抱持行動研究的方法精神,定期於國內外辦理移地教學活動,包括了「重返《沙鴦之鐘》拍攝地點」、「尋找《雲之南》」,透過紀錄影像的觀看、拍攝地點的重返到持續紀錄的活動,以理解音像紀錄的意義與影像維護的重要。
<國際交流>
為加強國際交流,本所除不定期舉辦國際研討會(閩南文化影展暨論壇、兩岸電視電影觀摩展暨論壇、第三世界影展)外,也延攬短期客座教授,以增加世界觀與多元文化想像,並積極參與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族群研究所、雲南藝術學院電影藝術系皆有學術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