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皓中《親親抱抱》入圍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第12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於今日(2/12)公佈「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及「台灣競賽」的入圍名單,並由文化部影視局局長徐宜君為入圍競賽的台灣導演頒發證書。諸位紀錄片工作者齊聚一堂,現場氣氛熱絡,會後交流更是久久不散。
TIDF台灣競賽入圍導演與初選委員大合照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TIDF自去年底(2019)結束徵件,共徵得來自132個國家與地區的作品,投件總數達2,384件,歷經兩個月的初選過程,入圍名單終於在記者會上揭曉。三位初選委員皆認為,入圍的創作者們並不畏懼拍攝既有題材,而是找到獨特的觀點切入,在形式上拓展美學邊界,延續人文精神,以多元豐富的內容為世界帶來參照和指引的作用。策展人林木材表示:「感謝這些投件的創作者,代表TIDF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國際聲望和信任。紀錄片是一個自由奔放的電影類型,我們試圖拓展這門藝術的光譜,讓大家對紀錄片有更深的認識。」本屆的競賽成果依然亮眼,台灣作品也表現不俗,其中吳梓安以《此岸:一個家族故事》入圍亞洲視野競賽,黃邦銓則以《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同時入圍國際競賽與台灣競賽。完整入圍名單請見文末。
亞洲視野競賽:多元稜鏡,映照在地景況亞洲視野競賽共收到761件作品,最終選出15部入圍影片,國別不僅包含日、韓、中、港、台與東南亞,更有黎巴嫩、亞塞拜然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將為觀眾構築宏觀且多樣的亞洲印象。 入選的台灣作品《此岸:一個家族故事》是吳梓安對於實驗電影的最新嘗試,以影像材質呼應一個華人家庭的離散。記錄烏崁事件的《迷航》耗時八年拍攝製作,展現出追求「民主」過程的諸多層次與面向,為香港紀錄片導演李哲昕的首部長片。至於談論南韓慰安婦議題的《The Pregnant Tree and the Goblin》,以及用討論侵權和數位複製隱喻在地政治的泰國作品《100 Times Reproduction of Democracy》等等,則跳脫傳統紀錄片的約束,轉以獨特觀點進行敘事,凸顯出亞洲視野入選作品不落俗套的創作傾向。 在眾多長片中脫穎而出的兩部短片《Ayana》與《Diary of Cattle》,前者跟拍志在騎馬與角力等運動的吉爾吉斯共和國小女孩,反轉刻板性別印象;後者以節制冷靜的影像風格,觀察生活在垃圾堆中的牛群日常。
國際競賽:真實視界的美學拓邊本屆國際競賽有高達1,623件作品參賽,入圍的15部影片不僅在美學形式及敘事觀點上具有豐沛想像力,題材內容也反映當代社會與人文景況,回應世界的種種現實面向。 《No Data Plan》敘述菲律賓導演自己做為非法移民的心境,用第一人稱視角帶領觀眾進行一趟另類的美國公路之旅;以色列導演的《The Ashram Children-I Am No Body, I Have No Body》面對自身成長過程,被父母帶至印度修行,但心中被教導的「恐懼」,卻與家人和世界衍生出強烈的衝突。來自黎巴嫩的《Erased,___ Ascent of the Invisible》,聚焦在「被消失」的失蹤者,以後設方式辯證國家暴力與轉型正義,自我實踐尋找真相。《The Makavejev Case or Trial in a Movie Theater》追索當年塞爾維亞電影大師馬卡維耶夫(Dušan Makavejev)於前南斯拉夫「電影黑浪潮」時期被禁的電影作品,卻意外發現眾人曾公開對影片進行文化批鬥的殘留錄音,導演找來當事人們重聽「聲音檔案」,探索自由與民主的真諦。短片《The Sasha》則把視角拉到外太空,用數位語言反思現代影像的永恆性問題。
台灣競賽:影像作為見證,中新生代之聲台灣競賽有192部作品參賽,最終入選的15部作品中,導演們紛紛以影像提出探問,涵蓋的題材豐富多元,關注社會議題與生命經驗。其中,將於TIDF進行「世界首映」的作品包括高俊宏的《拉流斗霸》與林謙勇的《買房子賣房子》:前者透過導演紮實的歷史研究,談到原住民的土地正義,也關照三峽的族群關係演變;後者則將鏡頭跟隨自己的父親,在「買房」與「賣房」的世代差異下,映照出台灣的當代景況。 許多導演以詩意的影像語言回望個人經驗。陳芯宜的《恍惚與凝視的練習》以被毀壞丟棄的各種神像為題,運用「檔案影像」串聯兒時記憶與廟宇經驗,探詢信仰與儀式、人與神的處境。黃邦銓在《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巧妙地利用底片和CG技術,訴說關於「時間」的故事。蘇明彥的《伏流》以意識流般的視聽語言,呈現極簡生活調性的群像。 入圍作品中不乏以影像為見證,探討台灣的社會問題。謝欣志、陳芝安的《力爭》記錄被消音的寶山水庫抗爭,客家聚落的居民被迫離鄉,對於迫遷展開多面向的探討。詹皓中的《親親抱抱》關注靠近雲林六輕石化工業區的小學汙染問題,帶有黑色幽默的反諷。在《未來無恙》中,賀照緹長時間拍攝原住民家庭現況,記錄女孩成長並揭露背後的社會結構問題。 在生命議題上,李家驊的《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用多方角度展現不同理念的交鋒,打開觀眾對於死刑和人性的想像。陳志漢的《一念》則呈現垂死者與照護者之間的關係,細緻程度引人思考。李亦軒的《共生流浪》將鏡頭對準定居台灣的英國老爺爺,他的生活如今為貓所環繞,流露出獨特生命觀。 本屆也有兩部以新住民議題為主的作品:吳郁瑩的《阿紫》以細膩的鏡頭,記錄一個台灣-越南跨國婚姻的家庭景況,以及社會傳統觀念與結構的價值衝突;《工寮》關注無證移工的在台處境、生存條件和逃離原因,蘇育賢以特殊形式演繹多層面的觀察。 少數導演也將鏡頭移至台灣以外:盧彥中的《開水喇嘛》在四川藏區捕捉藏人的堅定信仰,看來荒謬的治療情節對照殘破荒涼的景象,成為強烈的文化衝擊;《潰爛 癒合 掩藏》是洪子健再度探討二戰時期日軍在東北進行細菌戰實驗的作品,以調查方式造訪受害者,反思戰後不忍卒睹的傷口狀態。
第12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指導、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主辦。本屆初選小組委員包括台灣電影與藝術圈重要影人、學者、影展代表等共13人,包括史惟筑、李泳泉、林欣怡、林明玉、郭昭蘭、孫松榮、奚浩、陳智廷、許芳慈、鄧兆旻、蔡靜茹、吳凡、林木材,評選重點聚焦於紀錄片美學上的嘗試創新,以及在議題觀點上的深度聚焦及獨特視野。 影展將於 2020 年 5月 1 日至 10 日於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舉辦,詳情請上官網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