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108學年度第1學期推廣教育「動態攝影」(新竹)學分班招生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108學年度第1學期推廣教育學分/非學分班

  • 依據: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本校「推廣教育辦理要點」及「自籌收入經費收支管理要點」辦理。
  • 目的:透過推廣教育課程,讓大學生乃至社會大眾,認識並理解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之基本觀念、製作實務與多元應用,進一步參與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之專業工作,或投身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之研究領域。
  • 招生對象(資格)大三、大四在學生或具報考碩士班資格者。
  • 招生人數:9-20,未達9人不予開班。
  • 師資來源:本所專任教師
  • 報名方式:請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活動報名系統」https://ap.tnnua.edu.tw/Regist/Main.aspx 報名。
  • 課程辦理方式及內容:

開課單位

音像紀錄研究所

課程名稱

動態攝影

碩士學分班(3學分)

□非學分班

窗口

電話L06)693-01002441

Emailem3115@tnnua.edu.tw

訓練時程

108929~109119日,訓練時數共計 54 小時

每隔週週日,AM09:00~12:00PM13:30~16:30

(9/2910/1310/2711/1011/2412/8、12/22、108/1/5、1/20)

上課地點

□本校:

校外:新竹縣文化局

學費

6006(含郵局劃撥手續費)

授課教師

教師姓名

職稱

授課時數

所屬單位

專任

兼任

外部

曾吉賢

助理教授

V

音像紀錄所

課程設計

課程目標及大綱

  1. 攝影方法的掌握,並與燈光、剪輯揉合成影像美學。
  2. 藉由課程的實務練習,使之具備田野攝影的基本能力。
  3. 提供未來進階紀錄片製作,包含畢業製作等等的攝影基礎,進一步能提出自我敘事觀點的攝影風格。

教學內容及順序

第一週  基本影像語法複習一
第二週  人稱與攝影的視角 談真實與直接電影的攝影美學差異
第三週  攝影的三個層次:寫景、寫情、寫意
第四週   攝影的眼睛:觀察,支解(decoupage)與重整(agencement)
第五週  實作練習
第六週  實作驗收與討論
第七週  論影像美學與攝影風格一
第八週  論影像美學與攝影風格二
第九週  實作驗收與討論

第十週  如何相處?何謂生活攝影與美學
        紀錄片閱讀與實作演練
第十一週  實作驗收與討論
第十二週  對話攝影技巧與美學
第十三週  實作驗收與討論
第十四週  如何成為牆壁上的蟑螂一          
          雲之南紀錄片的解析
第十五週  如何成為牆壁上的蟑螂二
第十六週  實作眼收與討論
第十七週  如何擺?何謂紀錄片的場景調度與美學
第十八週  期末 實作驗收與討論

教學及評量方法

出席率佔30
語法與技巧的實作練習70

預期效益

透過推廣教育課程,讓大學生乃至社會大眾,認識並理解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之基本觀念、製作實務與多元應用,進一步參與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之專業工作,或投身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之研究領域。

設備及教材

證明書學分抵免規定

備註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