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 烏山頭影展
追日
|
||||||||||||||||||||||||||||||||||||||||||||||||||||||||||||||||
邁入了第十四個年頭,烏山頭影展持續的在這個山頭放映不懈,累積了不少影像的歲月風情與人文內涵。今年,以「追日」為主視覺之意涵,象徵著紀錄片創作者的堅持精神、熱情。
第十四屆烏山頭影展有27部紀錄片作品於各點巡迴放映,這些作品所觸及的面向相當廣泛,包括地方民俗、宗教慶典、藝術人文、農漁業工作與勞工影像紀實…等等。這些影像除了對拍攝的同學們產生意義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放映累積社會大眾對於紀錄片的觀賞經驗,這些對於社會的回饋在於,除了不同劇情片以往強調故事情節帶來的張力與娛樂效果,觀眾普遍從紀錄片本身的紀實性和多元思考的觀點,看見了社會中其他不同面向的生活,而反身思考自身的生活與生命經驗。
第14屆烏山頭影展--追日片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4kfLpTzx_8
|
||||||||||||||||||||||||||||||||||||||||||||||||||||||||||||||||
此次影展並邀請了五名跨足文化與影像領域的與談人,分別有曾為校園民歌運動推手的楊祖珺教授,還有關注台灣農業議題的學者楊儒門、紀錄片導演黃淑梅與吳靜怡導演,以及影評人林木材,他們將與影片創作的導演帶著觀眾一同探討觀影後的問答分享。紀錄片的放映一直是紀錄片攝製完成後重要的旅程,紀錄片的意義並不只是在於導演對於觀點的詮釋與創作,其更重要的一環在於,一個完整的紀錄片作品,要如何與社會大眾或是目標觀眾對話。如果說紀錄片的意義是傳達訊息與揭露社會事實的工具,也是個人情感與觀點的表達,那麼紀錄片的映演就是搭起影片與觀眾的橋樑,而這座橋上不只是情感與經驗的流通,也可能是不同觀點激盪的場域。
|
||||||||||||||||||||||||||||||||||||||||||||||||||||||||||||||||
第十四屆烏山頭影展作品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