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第四屆 烏山頭影展

 

04-3

 

人間副刊2000.11.08

■公視的烏山頭觀點

南方北努克  ⊙張照堂

一九二二年,羅勃‧佛萊赫堤以自然、浪漫的風格完成了《北方的南努克》,樸實、簡明地描繪愛斯基摩人的日常勞動與生活,並呈現族群生態的人文視野,普遍被公認是最早的紀錄片雛形之作。

二○○○年,烏山頭腳下有一場「南方北努克」紀錄片影展,這是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舉辦的第四屆學生創作影展,參展同學雖來自北部居多,但題材與內容廣納全省,以南台灣著重。「南方北努克」提示了一種契機與思索;新世代的紀錄片工作者由古典、傳統中走出,自都會媒體的主流價值中逃逸,他們如何運用影像述說自己或別人的故事?如何用一部小機器個人獨立完成大時代的人生插曲?烏山頭觀點是什麼?紀錄片未來的可能性又是什麼?公共電視每週四晚間的「紀錄觀點」節目,即將推出「烏山頭影展」,在十部學生作品中,我們或能找到一些線索與啟示。

台南音像紀錄學群的創作形式與導向,其實概括三類:一、生活觀察紀實作品(Cinema-V erite),二、以社會為背景,歷史事件為依據之報導作品(Socio-Historical Documentary),三、以民俗人文為出發點之音像紀錄(Ethnographic Film & Visual Anthropology)。三個方向中特別強調作者應有本土主體性的觀點與族群、社區的參與性,既得掌握紀錄片的基本準則,又期待在社會倫理與紀實美學上有新觀點與突破。這十部紀錄作品中,在在顯示學生不同層次的努力。

從家庭、友人的生活觀察紀錄出發,是新生代工作者最常選用的主題,因為人物熟悉容易進入,或因為進入能彌補了過往的陌生與間隙,紀錄片在這裡是窺探也是自療,似乎殘酷又尋求寬容,在互動觀照中,盼能填補慰藉與救贖的心靈。

蘇珮容的《一個屋簷下》是探索一對友伴夫妻的家庭記事,平凡生活中的親暱與疏離,在職場、作息與家育的牽扯中,攪動著動人的愛恨情傷。這是每一個人的故事,透過作者細膩、耐心的捕捉,意外的提出紀錄倫理的爭辯與質疑。

陳正弘的《啟動粉碎機之後》則述說著母親的堅韌與犧牲,以及父親的緘默與流浪……,作者拿起攝影機遊走於雙親與四個子女的身上,在往事陰影中重新尋覓家庭的認同感,並勉力化解彼此的壓抑與不安,超越層層的黑暗。作者以微弱、顫抖的呢喃,道出心中的期盼:「在爸媽的眼神、指尖、皮膚、神韻中,透露出許多訊息,猶如溢滿出珍貴的光芒刺著我。我想保存這光芒。」

以社會脈動與歷史跡痕所探索的三部作品:《冠軍之後》、《日日春》與《憂慮花蓮》,則分別探討蛻變中的台灣在教育、職場、環保的議題上,如何重估兒童、女性與勞工的生命轉折與抗爭。三個卑南族少年由台東到美國打完最後一場少棒比賽,拿下世界冠軍回到家鄉就讀國中,冠軍之前的煎熬磨練,冠軍之後的徬徨失神,作者曾文珍嘗試捕捉棒球夢的浪漫與無奈,並努力讓我們這些大人看到,那些被稱為紅葉第二的孩子,小心靈中如何隱匿著龐大的委屈與茫然,但面對鏡頭仍得顯現毅力與驕傲。

潘朝成執導拍攝的《憂慮花蓮》,將焦點放在環保工作者-鍾寶珠身上。水泥公司的擴廠、海岸公路的拓寬、污染廢物的氾濫……一再侵蝕原本是好山好水的故鄉。透過鍾寶珠的後山歲月與足跡,我們看見政商的醜陋與在地人的堅持和憂慮。為真理、公義與美好而抗爭,鍾寶珠的笑和淚,在潘朝成的鏡頭裡閃現著動人的生命火花。

另一位為存活而抗爭的人物是麗君。李易霖的《日日春》述說著台北市公娼的乖離命運,在政黨鬥爭下殘酷被擺弄。麗君與他同伴的聲音和拳頭是另一類邊緣族群的宣示和吶喊。

對抗疾病與護衛生靈,是人在維繫生命價值上無可逃避的終極宿命,也是記錄片的普遍主題。《看見鹽分地帶》、《仁慈與正義》與《封凍的記憶》是三部有關醫療與抵抗的影片,從個案情感至病理解析均有深入的描述。

許伯鑫為了《看見鹽分地帶》走過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用心傾聽烏腳病患的記憶告白,並尾隨巡迴醫療的足跡,重新回顧沿海地區地下水危害的病源歷史。已被社會遺忘及忽視的醫療制度與正義之間的對峙,是患者的苦與痛,也是作者在紀錄台灣烏腳病醫療簡史中,看見人的無辜與微弱,以及生態環保條件的無盡惡化,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見證與警惕。

同樣的,洪以真以長期跟拍的方式,耐心描繪了台南縣玉井鄉五個家庭的坎坷記事。他跟著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的腳步,進入五個孩子與父母的孤獨世界中,安靜的呈現孩童無邪與茫然,父母的堅韌與神傷,以及療育護女的善情與毅力。因為仁慈與正義,似乎得好好活下去。嚴謹、細膩的攝影與剪輯,既知性的報導早期療育的行為與理念,亦感性的表達了作者對影片中的人物一種致意,關注與祝福。

薛常惠則透過新營醫院精神科的協助,紀錄居家治療中患者的社區生活。她隨著救護車穿梭於大台南地區,轉進慢性精神病患的迷離世界:有長期受外星人幻聽之苦的女子,因么女高燒不退成重度智障而病發的母親,以及病發後雖妻離子散卻仍樂觀開朗的裝潢師傅……,攝影機在患者、家屬與護理人員三者之間旋繞,似近還遠,保持間距,冷靜觀察患者背後家屬的生活故事,猶如一則則「封凍的記憶」,難以解散褪去。

另外兩部影片的焦點則放在民俗人文的音像紀錄上。許子苹的《我的藍布衫》是她與設計家表哥一同造訪美濃的藍布衫製作老師傅謝景來之後,建構出來的客家思維與身分認同。捨棄一般生硬或繁瑣的刻板模式,作者以委婉、明晰的旁白與架構,誠摯關切的角度,引領我們一同進入一個應當珍貴維繫守望的族群記憶與傳承文化。攝影機在美濃阿公與台北表哥之間搭建傳統與現代的橋樑,傳統服飾要如何現代化?懷舊中有思索的新意與幽默。兩代之間的生活智慧與處世態度,款款傳遞出原鄉人獨特的況味。

曾吉賢的作品《那兩根長長的鐵》是對台糖新營小火車走過的歲月痕跡,以及有點扭曲、有點隨便的鐵軌長長綿延無盡的童年記憶與成長鄉愁,所作的一絲個人回盼。無關乎歷史與田野搜證,這是私己的影像斷片,淡淡的愁緒醞釀著、圍繞著鐵軌上的人物或風景,緩緩流逝的時間在鐵軌盡頭與人生盡頭交錯中消隱。作者搭上車,與鐵軌延展而出的農婦、工人及老司機照會,試圖傾聽他們長長的嘆氣與思懷。

綜觀以上十部影片,不禁有人要問,台南音像群的烏山頭觀點到底是什麼?答案是獨立、民主而開放的。跳脫主流體系的牽制,他們一個人去完成自己的想法,或許有時技術拙稚,語法紛亂,但碰撞出來的生命力更直接而親切,更人性而平等化的去看待我們的生活與世界。刻意的矯飾與包裝,或是意識形態掛帥的專斷蠻橫,絕不是這些紀錄片的真正目的。

紀錄片更是「時間」的藝術,它印證時間,也被時間考驗。我們在好作品之中,會遇見人物、事件與風景在過去、當下、甚至未來的時間轉折中層層變貌,它的迷人處也就在此。我們期盼十年後,能再看到屋簷下的夫婦、重聚後的家族、麗君與寶珠、三個卑南族青年,五個歷經療育長大的少年……他們在做什麼?生活過得好嗎?我們好奇,是因為這些人物曾經感動過我們,紀錄片的未來及期待其實更像那兩根長長的鐵,永無盡頭。


第四屆烏山頭影展作品如下:

影片

作者

影片

作者

《苦力‧藝術家》

陳怡君

《鹿港苦力》

紀文章

《無言的牽曲》

陳裕星

《回聲》

吳耀東

《什錦、水果、香蕉船》

吳靜怡

《有影‧無影》

黃建龍

《原本是番子田》

姜玫如

《兩個彼得》

陳斌全

《牧師》

潘朝成

《流動島》

梁英華

《我在看天花板的日子》

許子苹

《創意‧出限》

李易霖

《機遇之旅-記紅斑性狼瘡》

鄭慧玲

《阿丞、阿錳還有Mendy

李坤霖

《母與女》

吳立彥

《暨大風雲》

賴勇戎

Sales

曾吉賢

《梅子巷43號》

陳中宇

《沒有魚的日子》

蘇彥彰

《添仔的海》

黃信堯

《無盡的時光》

鄭翔云

《履歷表》

柯能源

《百萬大作戰》

黃思嘉

《阿山》

王盈舜

Meya

黃瓀潢

《圓環神遊記》

劉孟芬

《運將清文》

鄭靜芬

《金桃阿媽》

萬蓓琪

共計28部。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