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2024「不教你/妳拍片」田野調查工作坊側寫筆記

「不教你/妳拍片」田野調查工作坊側寫筆記

文/王一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研究生) 圖/音像紀錄研究所  2024-09-15

   音像紀錄研究所每年暑假期間舉辦一個關於音像紀錄與保存維護為主題的夏令營,強調創建多元紀錄典範的音像所重視社會實踐,在台灣能不斷拓邊,產出行動力量。音像紀錄所所長曾吉賢所長指出邊緣不是只指偏遠或非主流,而是在被壓迫、被忽略、被刻板、被消費與被政治正確的地方。因此,今年的營隊以東山區的吉貝耍部落學堂為活動據點,展開為期三天的2024「不教你/妳拍片」田野調查工作坊。

  活動前,曾吉賢所長便親自拜訪吉貝耍部落學堂與西拉雅文化復振知名學者段洪坤老師,就夏令營課程進行對話與討論,安排課程相關事宜。

 

▲曾吉賢所長(左)前往吉貝耍部落學堂與段洪坤老師(右)討論活動事宜

  活動前一週臺南日日大雨,一度讓人擔心活動當日的天候,而在報到當日,彷彿受到阿立母的祝福,天氣轉晴,讓來自臺灣各地的學員們,順利抵達部落學堂報到。由音像紀錄研究所曾吉賢所長開場,介紹與會老師:吉貝耍部落學堂段洪坤老師、音像學院蔡慶同院長、陳品君老師、謝侑恩老師以及三位助教謝淨亘、柯俊瑋、董亮宇,在學員們自我介紹之後,由段老師帶領大家一同進行吉貝耍部落走讀。

▲音像學院蔡慶同院長(中)、陳品君老師(右)、謝侑恩老師(左)一同出席開場

  走讀開始前,大家帶上吉貝耍的平安符—澤蘭,段老師幽默生動的述說吉貝耍部落的昔日與現在,學員們專注的聽講並適時提出疑問,一步一腳印的深度走訪吉貝耍。 

▲由段洪坤老師(左二)帶領,領取吉貝耍的平安符─澤蘭後,開始走讀行程

▲走讀結束後在吉貝耍部落合影

  緊接著是謝侑恩老師、陳品君老師分別從歷史影像、影像美學的角度來解析在紀錄片中的歷史影像如何定義和近用,如何透過鏡頭語言和影像美學表達敘事觀點等基礎概念。晚餐是部落風味餐,透過段洪坤老師的說明才知道,餐盤上的食材:青香蕉、木棉花等食材的使用,考據自哪些文獻,是部落在進行文化復振行動中找回的飲食文化,讓學員透過味覺來體驗吉貝耍部落文化魅力。

▲林建銘導演與學員分享自身深入吉貝耍,田調和紀錄影像的經歷

  晚間是音像紀錄所優秀學長也是吉貝耍女婿林建銘導演的放映兼映後座談,林導演以《西拉雅在哪裡》一片,來分享他進入部落拍片到成為部落一份子的過程。林導的女兒林妤蓁同學在映後現場吟唱了族語歌曲《芹菜歌》,實際展現了文化傳承的成果。面對學員們熱烈的提問,林建銘導演的映後回應與分享更是言無不盡,在段老師端出自釀小米酒分享給大家品嘗後,現場氣氛更是上升到另一個層次。

  第二日,是曾吉賢所長深入淺出的講述如何向田野學習,啟蒙學員進入部落田野調查的第一課。下午則是蔡慶同院長以實例分享多年來南藝大師生與部落合作,為部落建立視聽檔案資料庫、如何讓歷史影音檔案成為復振文化的視聽文本的案例。學員們在課堂中也不斷提出問題與之對話,教室外雖然是午後雷雨天氣烏陰,積極學習的熱情,讓每位學員的眼睛裡閃著像夏日陽光一樣明亮的光芒。

▲學員於上課中積極發問與老師互動各階段的小組討論可說是「廢寢忘食」。

  在老師、助教的帶領下,小組成員們只要一開始討論便忘記時間,連熱騰騰的餐盒擺了一桌都視而不見。助教們更是盡職陪伴,不僅討論時全程在場,適時引導學員並回答疑問;外出田野時全程陪同,手把手分享各種田野中的實務技巧。

▲助教謝淨亘陪伴學員在部落進行田野調查

  第二天的天氣轉成午後雷陣雨,完全沒影響到學員深入部落探訪的熱情。各小組皆找到適合主題訪談對象前往進行田野,結束訪談再回到部落學堂持續討論。小組之間除了認真討論,偶爾也鬥嘴歡鬧,不同組別之間也不藏私的互相分享各自收獲與所知所學,氣氛融洽。曾吉賢所長見學員討論熱烈,自掏腰包買了東山知名小吃「東山鴨頭」,為腦力激盪的學員們補充能量。段洪坤老師晚間也還回到部落學堂關心學員並回答學員們的提問,直到深夜十一點多,在助教幾番催促下學員們才不捨的關上電腦回房休息。

▲各小組上台分享成果

  第三天成果發表中,三組各自提出了不同觀點的拍攝企劃。有以部落中同時有公廨、教會等不同信仰的族人之間,信仰不同而產生的疏離關係做為探討主題的「十字與澤蘭」、有以母親的視角來思考如何文化傳承的「ina」、還有以木棉花做為復振文化記憶主題的「你好!班芝花(Tabe Kabua)」。從各組企劃書的呈現,可以看見學員們在短短時間內梳理了所學到的吉貝耍部落文化、融合課程中關於田野、紀錄片、歷史影像等概念,還有各組實際進行田野內容,也上網搜尋相關書藉、論文等文獻資料來相互辯証。

▲段洪坤老師在各組發表成果企劃後,現場手繪圖表來解說,指導小組成員

  小組報告後,每一位與會的老師都給予專業的回饋,肯定學員們在營隊中所付出的認真努力與熱情。段洪坤老師更是在每一組報告結束後,現場繪製一份圖表來回饋學員提出的企劃,從人類學的角度給予各組企劃中可再加強和發展的方向。

  在成果發表會後,學員一一發表自己參與活動的感想,有人分享自己對於吉貝耍文化的陌生到認識、改觀,也有人覺得對紀錄片有更多的認識,也有學員在田野過程中對於紀錄倫理的思考與反省,連結自己本身關於族群、土地認同的啟發…回饋和感想各有不同,皆是學習豐富、收獲滿滿。

▲頒發結業証書,學員與品君老師比愛心拍照留念

  起初學員們是來自八方、陌生的來客,透過在部落的走讀,田野調查過程中建立對吉貝耍的認識,與來自不同專業和背景的小組成員們共同討論與思考,帶著回饋這塊土地的觀點,以文字和影像敘事來產出拍攝企劃,呈現他們在營隊過程中所認識的吉貝耍,活動結束後,帶著對這塊土地和文化認同出發,前往未來的旅途。

瀏覽數: